巴德曼干新房交屋 安身又安心

2008-04-04   | Rini Puspita
西巴德曼干村扶困計畫的受惠者蘇北奇(Subekhi)的房子落成啟用。志工協助搬家具進新家。攝影:Anand Yahya
貧民窟,一直是印尼雅加達面臨的重大問題。在雅加達,大大小小的貧民窟共有四十五個,就住了七千五百萬人。位於北雅加達的西巴德曼干 (Pademangan Barat),也是貧民窟及人口密度的地區,居民的房屋相連在一起,不只房舍破舊,環境衛生也令人擔憂。

貧困中的希望

過去每逢下雨就淹水的貧民窟,雨量大時淹水高度甚至高至腰部,矮小的房舍,多是由木板、三合板簡易的材料搭建而成,屋外下雨、屋內也下雨。惡劣的生活環境,家庭的衛生與經濟都受到影響;孩子讀書無法專心,青少年更因為侷限的空間、與家人相處的問題,而發生更多的犯罪事件,因此,藉由房舍的重建改善環境,就成為當下最為急迫的一步。

為了改善貧民窟居民的生活,慈濟印尼分會與印尼陸軍戰略指揮部、北雅加達地方政府,聯手展開整建扶困計畫,年初時選定了「巴德曼干貧民窟」進行房舍整建,首度援建二十六間破舊木造房舍必須重新打造,第一期工程在2008年2月14日開始動土整建,整個扶困計劃在西巴德曼干村預計分為三期進行,援建約兩百戶房舍,其主要目的,就是希望提供一個乾淨環境給居民。


卡利亞夢想成真

第一期工程動土後不到兩個月正式交屋;二十六間水泥磚瓦建造的新房子,可以容納三十二戶人家居住。新房子的鑰匙由慈濟人、數位陸軍戰略指揮部代表,以及北雅加達市長伊奮迪阿訥斯(Effendy Anas),象徵性轉交給三十二戶扶困計畫的屋主。此外,參加儀式的來賓也受邀去參觀蓋好的房子。

今天(2009年4月4日)拿到新鑰匙的居民,有人開心露出笑容,有的人則是感動落淚,感謝慈濟人、以及一路幫助他們的人。水泥磚造的全新房子啟用,現場響起掌聲,不過居民卡利亞卻流下眼淚,因為實在太感動。

時間回到一個多月前,卡利亞口中「每逢下雨必淹」的房子,就是這樣一棟連著一棟的木造房屋;屋頂殘破不說,衛生環境更是惡劣。慈濟人、軍方和當地政府,要為當地房屋狀況最糟的二十六間人家建造新房舍,也重啟了希望。

新房舍每間兩層樓的水泥房,一樓有一個房間,二樓有三個房間和浴室,可以遮風避雨;接過鑰匙,象徵新生活的展開;而透過大家的幫助,居民要一步一步擺脫貧民生活,將不再是神話。


軍方、政府、慈濟人合心力量大

陸軍戰略指揮部長穆易斯(Muis)說明扶困計畫的目的,「因為現在還有很多居民還是屬於低收入戶,此地區居民的房屋相連在一起,也時常發生水災,所以軍方才會邀約慈濟基金會與當地政府聯合進行整建計畫。」慈濟印尼分會副執行長郭再源師兄也分享,扶困整治計畫的主要目的,就是為了減輕居民的負擔,「就像證嚴上人所說的,房屋若已不適合居住,不僅有損身體,孩子也不能安心讀書,所以我們就從整建房舍做起。」

受助居民卡利亞(Kariyah)表示:「很滿意,真的很滿意,非常高興!以前每逢下雨必淹,屋外下大雨,屋內就會下小雨。淹水時就會高達成人腰部之高。我很感謝慈濟、印尼陸戰隊、陸軍戰略指揮部及所有出錢出力的人。」

扶困計畫自去年(2008年)開始推動以來,包含雅加達、萬隆與錫江三地的貧民窟,預計將援建近千戶房舍。慈濟人所打造的不僅是硬體的房舍,也為居民打造「富有的人生」;在慈濟人的帶動下,居民們將心中的感恩化作行動,以竹筒歲月,每日投下銅板,從受助的人、成為助人的人。從環境而至心靈,居民們的生活已經亮麗了起來!
Copyright ©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. 版權所有.